本帖最后由 心無掛礙 于 2022-5-17 09:43 編輯
西安半坡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它由出土文物陳列大廳、遺址大廳和輔助陳列三部分組成。出土文物陳列由第一展廳和第二展廳組成。那些生活在六千多年前的先民們,距離我們遙遠而又神秘。他們是一群什么樣的人呢?我懷著一探究竟的心情步入展廳參觀。
歷史25.png (557.58 KB, 下載次數(shù):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5-17 09:40 上傳
第一展廳,主要展出半坡遺址和姜寨遺址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過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藝術品等。其中有石器、漁具、紡輪、骨針、魚鉤、魚叉等。當我的眼光落在那枚骨針時,我即很感驚訝:我們今天所用的縫衣針,竟然是6000多年前的形狀,只是材質不同罷了!以當時的生產力和生產條件,真難以想象他們是如何磨出這枚骨針、打穿這個針眼的!而更令人費解的是,那時的先民們是怎么會想到用這樣的針來縫制衣物的?這不由得令我們驚嘆于半坡先民們的超凡創(chuàng)造力!
歷史27.png (787.02 KB, 下載次數(shù):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5-17 09:40 上傳
第二展廳里展出很多陶制品。半坡時代的先民已經(jīng)掌握了制陶技術,而且制陶技術已是很成熟了。陶器滲透了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常用品。這些陶器可以分為飲食用器、水器、飯炊器和儲藏器等不同類別,有陶缽、陶缸、陶盆、甄等。用途不同,形狀也相應不同。
歷史.png (249.6 KB, 下載次數(shù):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5-17 08:54 上傳
面對著這些形狀各異的陶制品,我又一次深深地被震撼了!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很難想象先民們是如何用粗糙的雙手,做出這么精美的陶器的。其中一個尖底陶瓶,左右各有一耳,在雙耳上系上繩子,便可提攜使用。它是用來汲水的。瓶子接觸水面便自動傾斜,灌滿水后又因為重心移動而自然豎起。這個汲水過程完全符合力學原理,雖然那時的人們并不知道什么力學原理,可他們已在運用了!
歷史26.png (563.63 KB, 下載次數(shù):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5-17 09:40 上傳
這足見半坡先民已經(jīng)具有高度的智慧了。他們還在陶器上畫上魚蟲鳥獸、山水草木等圖案,畫得最多的是魚的圖案。這些陶器不僅僅是器皿,而且還是藝術品。有一個畫有人面魚紋圖案的陶盆引起了我的好奇。
歷史28.png (370.84 KB, 下載次數(shù):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5-17 09:40 上傳
因為進入大廳參觀時,導游一再提醒我們要看一個畫有人面魚紋的盆子。這是一個神秘而意味深長的圖像,呈圓形構圖,畫面由人面和魚組合而成。在此人的圓臉上,一對眼睛笑得瞇成一條縫,嘴的兩邊各含一條魚,雙耳和高聳的發(fā)髻分別用魚或魚形紋裝飾,額頭為半黑和半弧圓的不對稱形,黑白對比分明,又呈現(xiàn)出微妙的變化。
歷史29.png (797.85 KB, 下載次數(shù):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5-17 09:40 上傳
整體上看,既顯得詭異又流露出幾分天真。它究竟代表什么含義?現(xiàn)將展廳里的介紹抄錄如下:有關“人面魚紋”的解釋林林總總,主要有“圖騰說”,“祖先形象說”,“權力象征說”,“巫師面具說”,等等。今天的人們無法知道它的真實含義,但它仍然給人以強烈的印象和美的感受,并產生了對歷史之謎探究的渴望。
歷史30.png (608.95 KB, 下載次數(shù):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5-17 09:41 上傳
這些彩陶十分出色,紅地黑彩,花紋簡練樸素,色彩鮮艷,在今天看來,也是非常和諧搭配的?磥,6000多年前的先民已懂得欣賞美了,原來人類的審美情趣是與生俱來的!
歷史1.png (877.47 KB, 下載次數(shù):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5-17 08:54 上傳
遺址大廳是就地發(fā)現(xiàn)、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區(qū)的一部分,面積約3000平方米。從遺址看來,半坡村落布局嚴謹,建筑井然有序,有排水、防御野獸或者外氏族進攻的設施。按照不同的活動而做了區(qū)域劃分。有房屋、窯穴、陶窯、墓葬等。房子也具備了防獸、防風、擋雨和保暖的功能。
歷史31.png (612.65 KB, 下載次數(shù): 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5-17 09:41 上傳
走出展廳,感慨萬千。半坡先民們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過著刀耕火種的野蠻原始生活。他們制作的精美彩陶,建筑的圓屋方屋,足以顯示他們有著非凡的聰明才智。半坡先民——這個人類的童年階段,已經(jīng)開啟了人類的文明之路。這時,才明白遺址展廳大門上面所書“半坡遺趾”中的“趾”字并非寫錯,而是寄寓著人類用雙腳一步一步地從幼稚、蒙昧,走向今天的成熟,文明。
陳毅.png (338.09 KB, 下載次數(shù):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5-17 08:56 上傳
半坡遺址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了我們祖先開拓史前文明的艱難足跡。陳毅同志在參觀半坡后,欣然揮筆寫下《西安半坡村訪古》七言詩四首,F(xiàn)錄其第一首:“半坡村是原人居,彩陶粉陳世所稀。絕無甲骨方塊字,七千年前往可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