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淵源及流行地區(qū) 文/黃雨春 賴伯疆
海豐西秦戲,是我省歷史悠久的稀有劇種之一。據(jù)西秦戲藝人向來傳說,海豐的西秦戲已有三百多年歷史,F(xiàn)西秦劇團五十多歲的紅凈嚴昌輝說,他曾見到老藝人嚴忠(即現(xiàn)在劇團演員兼作曲人員嚴木田的父親),有一手抄的西秦劇本,里面抄有《秋江》《剪郭槐》《別徐庶》《陽華堂賣馬》等劇。封面寫明乾隆三年抄本。嚴昌輝,嚴木田等人還說,解放后,陸豐碣石鎮(zhèn)北關戲臺的正檐上,還保存有丙子年順太源西秦班演出的《打金枝》《錦香亭》《貴妃醉酒》等劇名以及劇中角色的藝人姓名。當時海豐慶壽年西秦劇團中那些六十多歲的老藝人,對順太源班那些藝人姓名,均不認識,F(xiàn)西秦劇團藝人周四妹(七十歲)說,順太源是西秦戲的名班,這些劇目過去慶壽年西秦劇團也常演出。查丙子年是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856年),這就表明,起碼清乾隆初年,海、陸豐已有西秦戲了!扒迩∷氖迥杲餮矒岷麓T復奏查辦戲曲”中有云:“……再查昆腔之外,尚有石牌腔、秦腔、弋陽腔、楚腔等項,江、廣、閩、浙、云、貴等省,皆所盛行。”又云:“惟九江、廣信、饒州贛州、南安等府,界連江、廣、閩、瀕如前項石牌腔、秦腔、楚腔,時來時去!睆倪@段史料中,可以肯定清乾隆年代,秦腔在江西、廣東、□=、浙?仁。?嚴嗟□流行。至于清代流行于廣東的秦腔,是否就是現(xiàn)在的海豐西秦戲,我們不妨根據(jù)歷史資料和演出情況加以探討,根據(jù)《燕蘭小譜》云:“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肅調(diào),名西秦腔,其樂不用笙笛,以胡琴為主,琴副之!卑辞偾患辞厍恢砻督鹋_殘淚記》云:“甘肅調(diào)又名琴腔或西秦腔。”這說明,清代已把秦腔稱為西秦腔了。(乾隆三十五年選編的《綴白裘》中,就選有西秦戲《搬場拐妻》一出。有的史書還把西秦戲簡稱為西部或西班。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陜西省秦腔劇團來廣州演出時,省文化局曾通知海豐西秦劇團來廣州向秦腔劇團學習,并組織兩個劇團互相觀摩、互相交流,共同探索兩個劇團在源流上的關系,當時彼此交流舊劇目及座談的時間均不多,但雙方均認為一些劇目不論在音樂、腔調(diào)、表演等方面,已有不少是共通的,甚至是一致的。(見《廣東戲曲資料》第三輯·劇協(xié)廣東分會資料組整理的《西秦戲與陜西秦腔》一文。)這說明海豐的西秦戲,應屬秦腔系統(tǒng)的劇種。清代廣東盛行西秦班,遍及粵、潮語地區(qū),并植根于海、陸豐,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據(jù)海豐西秦戲藝人回憶,七十年前,海、陸豐、潮汕各地,曾有三十多個西秦戲劇團,抗日戰(zhàn)爭期間還有十二個劇團,現(xiàn)在尚能數(shù)出班名的有:老順太平班、新順太平班、祝壽年班、人壽年班、和天樂班、順太源班、順太元班(這個班俗叫蹺腳順太元,以與順太源別)、樂升平班、@臺春班、慶豐年班、榮和春班、紅鸞禧班、慶壽年班、振東亞班、滿園春班等。(□=ㄒ蒼??泄??杼ā⒋笪杼?礁鑫□秦班,潮安、揭陽新圩等地也曾有過西秦戲班。)
解放前,西秦戲流行地區(qū),國外遠至南洋群島,如:蘇門答臘、暹羅、越南、柬埔寨、新加坡、馬六甲;國內(nèi)遠至福建;省內(nèi)則流行于惠陽及潮汕各縣□=夥□前,也常到廣州和香港演出。目前香港還有兩個西秦劇團,一名海陸豐秦劇團,一名海陸豐劇團。
除此,民間還有不少業(yè)余西秦曲班的組織,汕尾鎮(zhèn)的“高陽齋”西秦曲班,歷史悠久,較為出名,也能演出一些西秦傳統(tǒng)劇目。惠陽、陸豐、惠來、普寧等縣的若干農(nóng)村,解放前也曾有過西秦曲班的組織和活動。
該貼已經(jīng)同步到 汕閩人0660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