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無腳蛇 于 2021-10-18 20:36 編輯
我國育種專家有一個共識,海南作為中國南繁育種基地,一年四季均可開展水稻試驗研究。其中特別是三亞,具備特殊的氣候優(yōu)勢,能讓水稻科研時間縮短一半。因此,多年來全國各地的育種工作者紛紛來到這里,投身火熱的農(nóng)業(yè)育種工作。
科研人員在田間交流,通過觀察稻穗表現(xiàn),分析出現(xiàn)的問題。
在三亞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清晨的日頭剛起,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的科研人員張樹寅便戴好遮陽帽,一手拿著試驗記錄本,一手揣著大容量水袋,頭也不回地鉆進綠色的稻浪里,一待就是一上午。張樹寅說:“我們每一天摸的是水稻,想的也是水稻,這片田里的每一個品種都像是我們的‘孩子’,一天也離不開它們。”
毗鄰大海的“海水稻”試驗田。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是由袁隆平院士牽頭成立的,總部設在青島,從2016年開始,張樹寅和同事們每年秋季奔赴三亞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進行水稻播種,待到次年四、五月份水稻成熟采收后,再帶著培育出的優(yōu)質(zhì)耐鹽堿水稻品種返回總部,進行下一步的研究。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在三亞有近百畝的試驗田,里面選育著近2000份水稻種質(zhì)資源。2020年,該中心在全國的海水稻示范種植面積達10萬畝,多地測評畝產(chǎn)都超過1000斤。
給試驗田灌溉已經(jīng)調(diào)整好比例的海水。
這是已結(jié)實的雜交稻穗,表明雜交試驗成功,是寶貴的科研材料。
“海水稻”并非指在海水里生長的水稻,而是耐鹽堿水稻,可以生長在沿海灘涂和鹽堿地中。耐鹽堿水稻一般是指能夠在鹽(堿)分濃度在0.3%以上的土壤正常生長的水稻。張樹寅解釋道,開發(fā)1億畝鹽堿地,按畝產(chǎn)300公斤稻谷計算,可解決8000萬人口的糧食問題,而當前我國有15億畝荒蕪的鹽堿地,是國家重要的后備耕地資源。在鹽堿地上種植“海水稻”,是人類向險惡自然環(huán)境挑戰(zhàn)的壯舉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和潛在的巨大經(jīng)濟效益。
科研人員在進行水稻制種材料調(diào)查,豎起隔離膜是為了防止花粉偷偷授粉“交流”。
“海水稻”的科研培育工作是一個意義重大的題材,但在當下新媒體瞬息萬變又喧囂不止的海量動態(tài)消息中,似乎還沒有引起大多數(shù)人的重視。正如烈日之下為“海水稻”默默無聞耕耘著的人們,雖然無聲無息,但所有的堅持都意義非凡。
科研人員將選取的“海水稻”材料從稻穗上捋下、脫粒并裝袋。
科研人員采用比較原始的腳踩脫粒機進行水稻脫粒,這樣的機器便于清理,以免種子混雜。
作為一名海南本土攝影師,“海水稻”三個字牽動著我的神經(jīng)。直覺告訴我,這個題材不容錯失。于是,我翻閱相關(guān)資料,聯(lián)系采訪對象,做足功課,對此進行采訪拍攝。
這是已收獲的水稻材料種子,每袋種子都可能藏著好品種。
給試驗田搭建防鳥網(wǎng)。在“海水稻”灌漿期,防鳥工作尤為重要,不采取措施可能意味著顆粒無收。
對于紀實攝影來說,題材越是宏大,落腳點往往更要細小具體,要凸顯故事邏輯、要反映人物性格;宏觀采訪要事件化,事件采訪要細節(jié)化,細節(jié)采訪要瞬間化。對于“海水稻”這個專題,我也秉持著這樣的拍攝理念,深入到現(xiàn)場,接觸并記錄科研群體的具體個人和發(fā)生其中的具體事件。在拍攝過程中,我與科研人員一同深入現(xiàn)場,細細觀察他們的言行,共情他們的感受,耐心等待著每一個動人瞬間的出現(xiàn),并伺機按下快門。 來源: 光明網(wǎn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