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包粿,相傳是為了紀念一位不幸在臺風海潮中逝世的官員王坣,又有傳說是為了讓漁民在漫長打漁過程中,免受饑餓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美食。陸豐近海,所以我總覺得第二種說法比較符合我們博美的實際情況。
以前人們普遍貧窮,所以只有在冬至(博美人視冬至為小過年)這一天,才會奢侈地做起菜包粿,好好地享受一番。因此,菜包粿又稱冬至粿。
640 (5).jpg (48.65 KB, 下載次數(shù):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9 17:07 上傳
菜包粿,顧名思義,便是把菜包進粿里面。清晨,母親們?nèi)ゼ匈I下剛從機器碾出,還帶著余溫的糯米粉,再買來主要材料“芒光(涼薯)”、芹菜、蒜苗等,F(xiàn)在大家生活好了,還會加入蝦仁、豬肉、蛋。
640 (6).jpg (35.71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9 17:07 上傳
買好回家,先把各種材料一一洗干凈,切好,一種一種分開炒熟,最后再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們所需要的餡料。炒的過程中,我們一般只下點鹽,不加入其它雜醬料。但盡管是這樣,卻仍香飄十里,這大概是所有的餡料都是真材實料,并且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關(guān)系。弄好了“菜”,現(xiàn)在就要接著弄“粿”皮了。把糯米粉、面粉、生粉、開水(有的會加入蒸熟的番薯泥,這樣的粿皮,更香更有嚼勁),按份量和好,不斷地用手來回揉搓,直至粉泥細膩勻稱。
640 (7).jpg (50.61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9 17:07 上傳
這樣,“菜”和“粿”都已經(jīng)準備好,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包”。包的方法因人而異,但最常見的做法仍是,拿起一小團粉泥,雙手把它搓圓,接著一手扶著“圓”的尾巴,一手用拇指和食指配合著,快速地在“圓頭”旋轉(zhuǎn),在粉泥里面捏出洞,捏到洞深,又洞周圍的皮都薄得恰到好處時,才開始往里面裝餡料,塞滿捏緊洞口,一個巨大餃子形狀的菜包粿便形成了。
640 (8).jpg (85.23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9 17:07 上傳
做好的菜包粿一般要在外面拍點面粉,防止它們互粘。當所有的菜包粿都包好,母親便拿起蒸片,在上面平鋪好粿布,把菜包粿排好放在上面,再放進鐵鍋里。現(xiàn)在,等它熟就可以吃了。以前在等待的過程中,我總是會忍不住地偷吃包剩的餡料,邊偷吃邊等?墒钱旇F鍋藏不住香,冒出了蒸汽,香味溢滿了整個屋子,我就會連偷吃餡料的心思都沒有了,一心只希望它快點熟。
640 (9).jpg (85.97 KB, 下載次數(shù): 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9 17:07 上傳
直到母親掀開鍋蓋,我就會跑過去,顧不得燙,捧一個在手心,猛咬一口,香咸軟糯,菜有菜的鮮,肉有肉的香,更讓人欲罷不能的是,那富有嚼勁的粿皮。各種食材滋味鮮美的同時,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人們 每吃一口,都覺得幸福。
640 (10).jpg (41.35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9 17:07 上傳
各位,冬至就快到了,你們想回家,在嚴寒的冬天里,吃個熱騰騰的、質(zhì)嫩爽口的菜包粿嗎?
640 (11).jpg (36.99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19 17:07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