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澳仔角 于 2016-12-5 13:15 編輯
20年前,我們自由自在活在這遮浪半島,那時還能聽到雞鳴、蟬鳴聲
各大島嶼是我們探險的樂園,
無論從哪回來這里都是我們的避風港,
可是“它”你還認識嗎?
我們祖祖輩輩都靠這面大海來討生活,與大海有說不清道不明的羈絆。 凌晨3點多鐘, 阿爸總會習慣性的盯著這片大海, 老人的背影總能讓我忍不住的心酸。
起早貪黑的他們也沒多少怨言, 只為多打點魚換點錢好置辦家用。
夜靜空巷男人們擔起的是責任, 更是家庭的生計。 這一去就是中午兩三點回家, 而且不一定能滿載而歸, 遇到海水湍急幾千元的工具就沒了, 網(wǎng)一撒是未知的? 有時連一條魚都沒有。 禁海季節(jié)勒緊褲腰帶,咬牙挺過。
新聞也有不準時, 船只沒有及時拖上岸, 直接被大浪掀翻, 趕到的漁民妻子忍不住的嗚咽了起來, 此時所有漁網(wǎng)、 打漁的工具全部沉入海里!
也見過婦女見到丈夫被抬下船已經(jīng)斷氣時, 跪在地上那絕望嗚咽聲, 他們只不過用勞動來換取溫飽, 如果他們有知識,會其他謀生的行當,誰也不會去賺打漁這行當?shù)腻X, 這生活是要用命換來的, 有人說你們漁民個個土財主, 我只能用微笑來回應他。
大海不是甜湯, 老人長掛嘴邊, 多年來它剝奪了多少漁民的生命, 讓多少家庭的孩童從小沒了父親, 有多少漁民從鬼門關中活了下來!
記得有一年,
阿爸跟隔壁阿叔出海打漁, 到了中午忽然刮起了大風, 同村的阿伯他們已經(jīng)回來, 卻遲遲不見阿爸回來, 電話也打不通, 那時老媽就像熱鍋上的螞蟻跑上跑下翻找電話 詢問阿爸的朋友, 當聽到電話那頭傳來不清楚時, 我看到老媽眼睛慢慢濕潤。
最后跟我爸比較要好的阿叔們也開船出去尋找,但是還是沒有他們的蹤影,阿媽唯有去媽祖廟點上三柱清香,祈禱阿爸早點歸來!
到了傍晚6點多鐘家里電話響了起來,那邊傳來阿爸的聲音報了平安,是阿爸他們的船在外海被火船撞翻了,兩人還好水性不錯,游到了突起的礁石上等待路過的漁船來搭救!
工具沒了怨誰,小船斗不過大船,拳頭不夠人家大,這些委屈只能吞回肚子里!我們沒犯法,只想買點米,讓孩子能讀好書,讓家庭不愁吃穿。我們有信仰,舉頭三尺有神明,真有也好,沒有也好,我們始終相信不偷不搶,用雙手勞動總能吃飽。
小時候經(jīng)常跟阿伯他們說:“怎么不像電視那樣搞個高科技的玩意,定位魚群,這樣每天都能抓到魚,阿爸就不用那么辛苦啦!” 阿伯說:“魚抓盡了,吃啥!所以盡人事,聽天命!
老輩人也不會埋怨什么,
討海人都是靠運氣聽天命, 一網(wǎng)有就有, 沒有就回家, 家里還有魚貨, 今天沒有就等明天,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是這樣與大海溝通。
靠山吃山,靠海吃沙, 哈~這句話這兩天看到也是覺得夠諷刺, 汕尾是我們最喜歡的家鄉(xiāng) 也是養(yǎng)育我們的地方, 我們巴不得他快速發(fā)展 但是為什么要發(fā)展, 發(fā)展了是為了老百姓荷包能鼓點 吃穿不愁, 發(fā)展就是為了“民”, 民需要什么知道嗎? 在吃了這頓愁下頓的百姓眼中, 他們更需要政府惠民利民政策!
我只是一普通百姓,
小漁村里長大的孩子, 我的一個屁不能影響誰, 寫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讓更多高層理解, 換換方法與漁民大哥們溝通, 讓村干部通知船家集中動員開會, 灌輸整治目的, 沒證輔導辦證, 要換船的給予合理補貼以及小額貸款 畢竟一條艇好幾萬, 禁止的船舶以宣傳和圖片告示勒令, 這樣才能天下太平。
夕陽西下, 留下我不斷唏噓, 陌生了紅海灣, 你變了, 鐵絲柵欄隔絕我跟你的感情! 以前的你, 對我敞開胸懷 如今我再次見你, 你卻要質疑我, 我不敢再次輕易觸碰你的身體, 甚至我吸進的空氣也已渾濁,
渾身不自在!
作者|阿棟 來源|麻魚叔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