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菜市買菜,總能碰到乞丐。 前天傍晚去菜市買菜,我連續(xù)碰到了兩個乞丐。他們都是年輕人!一個懷里抱著小孩在乞討,讓一個孩子這么早就接受沒有尊嚴的生活,虧這個年輕的父親做得出來!另一個看起來更年輕也更強壯些,單槍匹馬在乞討,嘴里說自己找不到工作,叫買菜的人給他一元錢! 兩個肢體健全的年輕人,為何淪落到這樣的地步呢?他們真的在這個社會上無法找到一份養(yǎng)家糊口的工作嗎?還是他們視勞動為畏途,只想不勞而獲?其實菜市上何止這兩個乞丐!走在街上,你隨時都會遇到這個群體的一員。甚至連學校門口,終年總有幾個上了年紀的乞丐在“把守”,追著一群學生要錢! 前幾天上課的時候讀到一篇文章,大意是這樣的:作者在火車上看到一個80歲高齡的老人在賣花生,當老人蹣跚地來到作者面前要賣花生給他的時候,作者給了老人錢,而把花生還給了老人,老人退還了錢并說了一句話:“我有工作!”作者感到無地自容,因為他傷了老人的自尊!多么可敬可佩的老人,年事已邁還堅持自食其力,生活雖苦雖累,但卻有尊嚴!我們古時也有“不食嗟來之食”的尊嚴。它語出《禮記·檀弓下》。原文如下:“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瘡亩x焉,終不食而死。”近代則有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的尊嚴。而現在的這些乞丐,他們已經不知尊嚴為何物了! 無論在哪個社會哪個朝代都有乞丐這個群體的存在。在舊社會,貧苦人民迫于生活無奈才拿起了碗流落街頭,忍受別人的白眼,過著臉面掃地的日子。武俠小說里的乞丐就有一些傳奇色彩了,他們組織“丐幫”,互相幫助。里面不失有武功高強又行俠仗義者,他們好像過著逍遙又自在的日子!但我以為這只不過是文學作品才有的現象罷了,F實生活中的乞丐并不是那么好當的。 改革開放初期,乞丐也如雨后春筍般多了起來,尤其是內地一些落后地區(qū)的人都跑到沿海地區(qū)這邊淘金來了。聽說那時有好多乞丐靠乞討發(fā)達,坐飛機回家蓋樓房。今非昔比,現在如果還有乞丐做這樣的發(fā)財夢就太不切實際了。不知這些乞丐是怎么想的?也許是當一天乞丐數一次錢,管它春夏與秋冬吧!這里的春、夏、秋容易過一點,冬天雖說沒有北方寒冷,但是落宿街頭的滋味還是不好受的! 一個地方,一個國家如果乞丐滿街走的時候,是不是該好好思考一下了:問題出在哪里?應該怎樣解決問題?而不是一邊是歌舞升平、西裝革履、葡萄美酒、動輒數千億,一邊卻是流離失所、衣服襤褸、殘羹剩菜、幾十塊錢都難找!但愿“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兩極分化現象,不要在我們這個社會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