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流行于漢族和幾個少數民族地區(qū)。在陸河,由于它處于農歷八月的中間,人們習慣稱為“八月半”或“月半”。它是陸河民間的第三大節(jié)日,僅次于春節(jié)和端午節(jié)。
陸河人自古以來就有過“八月半”的習慣。
陸河“八月半”那天,民間一般都放假,各家各戶都到市上買菜,買餅和水果等物品,殺雞宰鴨等在晚餐吃。外出的人大多數都回家過月半。這象征著家庭像月亮一樣團圓。
吃完晚飯后,各家各戶都要煮擂茶和用月餅、芝麻、花生及水果等拜“公太”(祖先)。以前,各地還有在門坪里拜“桌神”的習慣。拜“桌神”其中的主要做法就是把一只碗放在地上,把“八仙桌”倒過來桌面的中間放在碗上,由四個人各扶一條桌腳不停地旋轉,快。一會兒,大家就放手,桌在慣性的作用下還不停地旋轉。人們認為這是“桌神”起作用,便異口同聲地喝彩。這為節(jié)日增添了不少樂趣。
拜神后人們就聚在一起吃月餅、大柑和其他水果,談笑風生。小孩子們手里拿著用線拴著的用米糕粉做成的雄雞等玩具一邊吃一邊玩耍,高興極了。
為什么要吃餅?據傳說這與“殺番起義”有關。在古代的某一年,陸河人的祖先也和其他漢人一樣,受外族(陸河人稱“番”)的殘酷統(tǒng)治。大家決定起來反抗。組織者在“八月半”那天給各家各戶發(fā)月餅,餅內藏有晚上某時舉行起義的字條。結果起義成功。后來,人們?yōu)榧o念這次起義,便每年“八月半”都買月餅吃。
這天晚上,陸河人有賞月的習俗。據說,因為在一年中,這時月球和地球距離最近,所以這時的月亮最大和最亮。再加上這時晚上比較涼爽,天高云淡。因此,這時是賞月的最佳時節(jié)。很多人一直堅持到下半夜,等待看“月華”?!霸氯A”是在月亮表面蓋上的像彩虹一樣的七色彩云,非常美麗。觀后令人心曠神怡。這種天文現象在天氣好的時候才能出現。
“八月半”前后,陸河人還有走親訪友,互送月餅、大柑或其他水果的風俗。
過“八月半”對促進家庭成員團結和建立社會和諧、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增強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操能起到極其積極的作用。(來源:汕尾日報 作者 羅新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