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時間: 2013-9-2 21:19
正文摘要: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3-9-2 21:23 編輯 第七章 迎春節(jié)•蒸甜粿 迎春節(jié),蒸甜粿,是海 ... |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3-9-2 21:47 編輯 4 飲食文化 捷勝人的主食和風味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第一件大事。 人們對食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其生活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制約,由此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飲食習慣和風俗。 捷勝人在飲食上非常善于就地取材,并且極普通極簡單的原材料經過捷勝廚師之手,也會轉化成精美可口的飲食。捷勝人對食品的選取并由此形成主食和風俗是充分考慮到生活環(huán)境的氣候、水土等因素。也就是說,他們選取食物并非僅僅滿足于果腹,而是充分考慮到身心健康,既能果腹又能養(yǎng)生,這一點充分說明捷勝人對環(huán)境的極強適應能力和積極主動的主體精神。 捷勝人生活環(huán)境總體上看并不理想,但他們卻往往樂在其中,這與他們生活點子多不無關系。在飲食上亦是如此,捷勝人充分利用民間節(jié)慶多的特點,創(chuàng)設出了五花八門的食品種類,使得平淡的生活充滿了樂趣。 人類對飲食的要求,是從求飽,到求好,然后才求巧。捷勝人同樣如此,就如同他們在藝術上求精求美一樣,在菜式制作上、食品調味上也竭盡心思,力求精美。因此,捷勝菜式又往往給人以富有文化內涵的感受。這種感受既保留有傳統(tǒng)特點,同時也有創(chuàng)新的特點。 捷勝人主食大米,而且喜歡煮成粥吃,捷勝方言叫做“食糜”。糜的煮法與眾不同,名目繁多。米下鍋后以旺火煮至米粒暴腰,然后將鍋從火上移開另放,隔十多分鐘即成米香撲鼻的“捷勝糜”,F在,人們還喜歡以蕃薯、瘦肉、排骨、鮮魚、鮮蝦、菜脯、芹菜等作為配料同煮,所以又有“蕃薯糜”、“瘦肉糜”、“排骨糜”、“魚糜”及“蝦糜”等的稱謂。若單煮白粥,佐餐之物則是幾碟咸雜,如咸菜、貢菜、菜脯、花生、咸蝦姑、咸蟹及南軟等。 捷勝氣候炎熱潮濕,人們容易因為流汗過多而唇焦口燥、食欲不振。而白粥就能養(yǎng)胃氣、生津液,既能充饑解渴,又能益胃養(yǎng)生,不愧為最佳的主食,真是“食在其利”。 主食如此,那么,風味小食亦是“食在其利”了。前人有云:“寒國之人好多脂,熱國之人好淡泊!苯輨俚靥巵啛釒^(qū)域,堪稱“熱國”。因此,捷勝人崇尚清淡的口味,但其崇尚的清淡并非淡而寡味,而是盡量去其油脂和雜質,保持原汁原味。 由此,捷勝人總結出了一套頗有見地的養(yǎng)生經驗,人們每吃一樣菜,都要分別它們的寒、涼、燥、熱等食性,盡量保持菜肴食性平和,以防止疾病和減少腸胃不適,最終就是既利果腹,又利養(yǎng)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要求亦不斷提高,不斷開發(fā)利用地域資源,發(fā)掘出名目眾多的食物種類,其中又以海鮮為特色。比如蚌蠔等貝殼類食物,即以鮮蒸為主。其做法即是剝開其殼,放于盤內,然后配以蠔油、蔥仔、蒜頭、雞蛋或碎瘦肉等一同置于鍋內清蒸,其味清甜鮮香,入口潤喉,沁人肺腑;另如鮑魚、膏蟹、龍蝦亦是講究鮮蒸,然其蒸法亦是不拘一格。除了鮮蒸之外,有時蚌蠔、鮑魚等,還可以用來做湯,其味之清甜更是無法形容。 在海鮮中,特別是大網魚,不論清蒸或是做湯,都屬上品。 諸如街頭小食,亦是食法多樣,頗具地方特色。一年四季,無論春夏秋冬,日日早晚,各類食店攤檔,遍布全城街巷。酸的、甜的、咸的、辣的,諸味俱全,引人垂涎;蒸的、炒的、煎的、炸的,香氣撲鼻,催人食欲。 除其他街市常見的面條、粉絲、包點、薄餅和餃子之外,還有紙皮膏、豬腸粿、菜頭(即蘿卜)粿、油炸粿、發(fā)粿、重膏卷、菜包粿、碗仔粿及各式各樣的粿條湯、糯米丸等,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實在是“食在其樂”。因此,民間有“吃在捷勝,味亦在捷勝”的說法。 捷勝食俗,最主要的特征還在于講究菜式精巧的制作工藝,即便是家庭烹調,大多數人也是修練有道,頗得個中三味——摘芥藍菜或芹菜講究“虧”(剝)其絲;切菜講究蘿卜“批”和蕃薯“切”,比如切蕃薯便要求用刀板來個不規(guī)則的“格”;炒菜則講究菜色青翠爽脆,故有“厚油、猛火”和“十八下鍋鏟”(即翻動)的要訣。 此外,在配料、配菜及火候等方面也都講究一絲不茍,這可以說與捷勝人精耕細作的農耕精神和精雕細刻的工藝精神如出一轍。 捷勝人制菜的精巧工夫,還體現在腌制咸雜上。捷勝人喜吃白糜,尋常百姓家的佐餐之物便是咸雜。過去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腌制咸雜,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咸菜和菜脯。腌制咸菜采用大芥菜(捷勝人稱為“大菜”)為原料,把大菜去除殘瓣老葉,洗凈后破為兩半,經暴曬軟化后,一層層地擺放進陶缸中,每層均撒以適量食鹽,待至最頂層時則用石頭等重物壓緊。幾天之后,食鹽融化,會有菜汁滲出,此時澆入適量的熱米湯,天天如是,直至菜葉由綠變黃,即可食用;菜脯的腌制方法亦是很為考究,即選取新鮮蘿卜進行暴曬,去除表面水分,至傍晚,以桶收集或在田頭挖坑,坑底鋪上稻草,把蘿卜層層擺放進去,然后逐層撒鹽,以腳踏實,再以重石壓實。第二天又取出暴曬,如此反復十幾次,便成菜脯,俗稱“蘿卜干”。咸菜和菜脯除了直接用于佐餐之外,還可以用作配料,烹制其他的菜式,如將咸菜切成小片炒牛肉、豬肉,或煮豬肚湯、洋灌湯及鯇魚湯等,即能去腥味,又使湯、菜鮮美開胃,食欲大增;又如將菜脯剁成小粒狀,加蒜頭用油再炒,香味撲鼻,并可與蛋攪和煎成“菜脯卵”,所謂“蘿卜干炒蛋”,也是一道頗具地方特色的家庭小菜。 由于捷勝人制菜常在“巧”上下功夫,故他們亦有一些特殊手法。比如牛肉丸的制作,便是一個典型例子,它與潮洲及客家牛肉丸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制作時,雙手持刀(也有單手持刀的),反用刀背,左右開弓,順著與肉紋平行的方向不斷用力捶打,直至打成絲狀肉漿。烹煮時,用的是牛肉、牛骨湯,以求牛肉丸在烹煮過程中原有味道不致走失,保留新鮮牛肉的濃郁香味。 除了牛肉丸,捷勝魚丸也極為出名,制作時更為講究拍打技術。用力要求均勻,拍打多至上千下。拍打完后即用湯匙將魚肉爬至盆中,加上適量精鹽及少許薯粉拌勻,然后將魚醬從食指與拇指箍成的圓圈中擠出來,若魚丸表面光滑則表明拍打功夫到家。 正是由于獨特的拍打功夫,捷勝牛肉丸和魚丸才特別爽脆而富于彈性。隨著商業(yè)經濟的繁榮發(fā)展,相信捷勝的風味小食,還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屯诰蚩臻g。 |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3-9-2 21:40 編輯 3 信仰習俗敬神祭祖在生活 捷勝民間信仰活動一直以來都比較興盛,這與捷勝人的生存環(huán)境和歷史有著密切關系。 首先,捷勝的原始居民多是海民和山民,主要靠打魚和狩獵為生,生活充滿不安定性和危險性。尤其是海上經商者和打魚者,大海的兇險和謀生的艱難,使捷勝人在拼搏之余,自然表現出寄望神靈護佑的強烈心理。在農業(yè)文明發(fā)展起來之后,捷勝人仍然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及頻繁的災害這樣的現實,而這些也正是滋長神靈庇護的客觀因素。 其次,捷勝人大部分是移民后代,對家鄉(xiāng)和先祖的懷念,又自然而然地使他們形成了祖宗崇拜,從而寄望祖先庇佑后人并以此作為后人凝聚團結的紐帶。這樣一代代傳下去,這種紐帶就更加堅韌牢固。 由此說來,捷勝民眾的民間信仰活動,主要表現為敬神和祭祖。 捷勝人的敬神,除了與全國共同的之外,主要有二種: 其一,古今英雄偉烈人物,尤其是為本地人做過好事的人,死后多被奉為神明,如明末廖天佐、清初廣東巡撫王來任和兩廣總督周有德等。 其二,各種神話傳說中的神靈,捷勝人把神靈通稱為“老爺”,民間拜祭的“老爺”,可謂名目眾多。在日常生活中,每逢歲時節(jié)慶及每月的初一十五,人們都須到神廟拜祭神靈。由于神靈具有無邊的法力,能夠驅邪除魔,匡扶正道,所以,人們每逢大事小事,大病小疾,都會向神靈稟明,以求庇護。 一般來說,這些敬神活動,往往也被賦予禮教德化的內涵。比如,農歷七月十五日為佛教盂蘭盆會(亦稱“盂蘭勝會”),據《佛說盂蘭盆經》載,佛教弟子目犍連的母親不信佛法,死后被打入地獄。目犍連修成正果后,用天眼看見母親在餓鬼群中受苦,于心不忍,遂用法力送飯給母親,誰知飯未到母親口中,就化為炭火。目犍連不勝悲哀,求佛祖超度。佛祖指示目犍連,在七月十五眾僧安居修行圓滿之日,敬設盂蘭盆會,以百味果食供養(yǎng)四方僧眾,仗其法力解脫母親。目犍連遵照佛祖的話去做,果然使母親脫離餓鬼道。后來,佛教信徒便紛紛效法目犍連的做法,為現生父母增福延壽,為過世父母離苦得樂。由于其中體現出感人的孝道精神,因而在捷勝亦成為民間普遍接受的敬神時日。而在這個時日,人們亦借此衍生祭祖的習俗,特別是過世的父母。 中原文化在傳入捷勝地區(qū)之后,逐漸地便為捷勝人所接受,并滲透到捷勝人的日常生活中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捷勝人的精神世界。這種精神崇拜,除了神靈崇拜之外,還表現為祖宗崇拜。由于“慎終追遠,回報根本”這種儒家禮制的思想觀念的存在,使捷勝人精神深處的思鄉(xiāng)念祖的情結更為深厚,而且,他們還通過祭祖的形式,不斷強化著這種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 在捷勝地區(qū),絕大多數家庭里都供有祖先牌位(祠堂則供宗族祖先牌位)。每逢節(jié)日、各種神誕和家中有喜慶之事(娶親、生子)等重要活動,以及祖先的生忌日都要進行拜祭,而每次拜祭實際上所費無幾(除個別的重大拜祀活動之外)。 捷勝人自小就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中,自小就接受著宗族、家庭這樣的教育。教育者向被教育者灌輸的是“光前裕后”的思想觀念,也就是光宗耀祖、福澤子孫的觀念。它賦予個人對家庭、宗族強烈的義務感和責任感,要求人人爭先,奮發(fā)圖強,力求上進。在農業(yè)社會里,最大的體現就是金榜題名,“青衣換紫袍”。個人的榮耀首先是屬于家庭、宗族的;蛘哒f,個人只要能夠光宗耀祖、福澤子孫,那就是個人最大的成功、最大的榮耀。 顯然這也是儒家一貫倡導的價值取向。有的學者指出:“中國人最初的和最終的責任是對祖先和后代盡心盡力”,捷勝人也不例外,只不過更為突出而已。通過經常性的祭祖活動,時刻督促自己,反省自己。 實際上,在捷勝人心目中,祭祖并不神秘,只是日常生活的內容之一,就像跟家里老爺爺、老奶奶聊天、溝通一樣。 捷勝人的民間信仰頗具特色,具體有如下特點,而這些顯然又是由其民性特點決定的。 其一,非宗教化。絕大多數捷勝人敬神祭祖并不講究宗教儀規(guī),通常也不會有繁復的程序。完全是一種習慣行為,就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簡單。 其二,崇拜而不迷信。捷勝人敬祀神靈,禱告歸禱告,至于能否兌現,絕大多數人并不十分在意,可以說完全是求得一份心理的保險、精神的解脫。也就是說,把擔憂、把心頭壓著的一塊大石拋給神靈,讓神靈去幫忙處理,自己心安理得地照常生活。 其三,極強的功利性。捷勝人無論是祭祖,還是拜神,大都有著明顯的功利目的。 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我們的祭祀很有點像請客、疏通、賄賂,我們祈禱的是許愿、哀乞,鬼神在我們是權力,不是理想;是財源,不是公道;……香燭和磕頭是陰冥之間的通貨”。 比如,捷勝以前有一種求雨習俗,即先到古廟或城隍廟祭祀禱告,獻以紙錢、銀錠;許以修橋鋪路等。如果仍不靈驗,便采取“暴力”手段,把神像抬出游遍四城門,讓其在陽光下暴曬,嘗嘗無雨之苦,也讓他明白受人錢財不替人消災的后果。 因此,捷勝人的敬神祭祖,實際上是一種情感發(fā)泄和精神崇拜。 |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3-9-2 21:34 編輯 喪事習俗及改革 父母公媽去世,其族親和喪事理事會即行商議,安排人馬,分派人員購買壽衣、棺木、祭品和食物;請吹鼓班(西公仔),分頭訃告親友(俗稱“趕老”),并受理奠儀。 俗話說,“鑼鼓一響,奠儀送上”。親朋鄰里一般都主動送上奠儀錢或花圈;出嫁的女兒還要送去銘旌。子孫親人披麻帶孝,舉家哀泣,輪流守靈,點香燒紙錢,有的要在死人腳邊點燃“腳尾燈”,給死人“照亮黃泉路”。 出殯前要請“西公仔”來成服。出殯時隊伍前后有序,一般是靈車開路,銘旌子孫匾、燈籠、花圈隨行,祭席、相亭接上靈柩,孝子手撫靈柩于左右,其他親人及生前好友,則隨后送行。吹鼓手、八音班穿插于送喪隊伍之間。 一路上,鞭炮隨時燃放,鑼鼓喧天,孝子、孝孫呼天喚地,氣氛悲戚。 送喪完畢,除家人外,其他親人要換紅除孝(有的次早換紅),晚上擺席酬親客、做公德。還有“做頭七”、“完山”、“做百日”等習俗。 建國后,喪事仍有舉行祭奠儀式,但各項從簡。 文革期間,推行火化殯葬,有的則不愿火葬,而悄悄于半夜間往山中“偷葬”。 八十年代仍實行土葬,而喪事講排場之風亦漸盛。有錢人家在出殯時,要往外地請來西樂儀仗隊,大吹大擂。 至九十年代末(1998年),省政府又推行火化殯葬,然土葬之風仍盛。 |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3-9-2 21:31 編輯 2 禮儀習俗 婚姻習俗在演變 舊時婚嫁,主要是包辦式的媒人掇合,即所謂“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婚嫁,只有少數則是父母收養(yǎng)的童養(yǎng)媳。 定親之前,男女雙方都要把生辰八字寫在紅紙上,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果沒有沖擊,雙方家長才同意定親,就擇定吉日納彩定婚,女方還要請親朋吃定婚酒,男方則要“泡茶頭”請親朋的女 吃咸茶。 然后,男方擇吉日良時用花轎迎娶,新娘的弟妹(即送嫁舅、送嫁姨)及媒人則隨花轎護送新娘和嫁妝到男方家中。 迎娶之日,男方張燈結彩,擺完婚酒席,由女方來幾位或十幾位女客到男方家吃“出月酒”。有的新娘過門后的第三天,便要偕同新郎攜帶禮品,前往娘家拜望父母、長輩,叫“走三朝”,之后,娘家還要組織一些婦女到男方家中吃“三朝”。 建國后,實行婚姻自主,提倡新事新辦,男女青年自擇對象,談情說愛。戀愛成熟,達到法定年齡之后,即可到民政處登記,領取結婚證書。結婚儀式棄繁從簡,有的新婚夫婦則相偕到外地旅游,歡度蜜月,即所謂的“旅游結婚”。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八十年代后期,結婚大講排場,互相攀比之風越吹越勁,而普遍以小車代替花轎,還大擺高級酒席,新房是高檔時髦設置,費用驚人。有的親朋好友亦以高檔電器或高級家具作為禮品,呈現了“超前消費”的景觀。 |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3-9-2 21:28 編輯 春節(jié)睇虎獅 睇獅,是捷勝所城春節(jié)期間盛行的一種集會式活動。 據傳說,早在明朝初年,廣東佛山出現了一只獨角怪獸,眼大口闊,發(fā)出連連叫聲,人稱“連獸”。它常于夜間出來糟蹋農作物,殘害生畜。特別是大年三十晚,更是搞得人不安寧。于是,佛山民眾商議除掉“連獸”之法,想到獅子是“獅中之王”,便按其模樣做出千百頭獅子,以竹枝、彩紙制成形狀兇猛的獅頭,埋伏在“連獸”出沒之地。當“連獸”出沒時,鑼鼓齊鳴,群獅猛向“連獸”沖去,“連獸”被嚇跑后餓死了。 后來,舞獅驅邪相沿成俗,還被武林界接納采用。 現在每年臘月,各鄉(xiāng)獅班(一般是一個鄉(xiāng)里一個獅班,但亦有以姓氏、兒童、青年等組織舞獅班的。班里設有一個師父,其余為徒弟,由師父帶隊,一般有二三十人)便擇日拜祖師爺,向其求杯跪問那個鄉(xiāng)可以去開鼓,隨后則向那個可以去的鄉(xiāng)里發(fā)帖,那個鄉(xiāng)里同意則收帖。收帖的鄉(xiāng)里就是這個獅班的“開棚”點,俗稱“開鼓”;按通常的規(guī)矩,那里開鼓便在那里休鼓(又稱“圓棚”),休鼓一般在正月初六至初十之間。 在除夕夜,獅班須預先來到該鄉(xiāng)里外邊,等到這個鄉(xiāng)里迎接新年的“開門炮”都放齊了,才可以進入鄉(xiāng)里挨家逐戶地拜年。被拜年者須放炮竹以表示回禮,并送給紅包。然后,獅班才到神廟前面的空闊場地表演。然鄉(xiāng)里對那個來“開鼓”的獅班則有一個規(guī)矩,即是在正月初一中午之前,一般只準獅班“行獅詩”(舞獅表演),不準有“打五彩”(動用刀、棍、尖串、鐵尺、盾)的藝術表演。但在中午之后,此規(guī)矩則不論。 據說,舞獅班子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如果兩個獅子班在路上相遇時,就要互相行禮,不打鑼鼓,禮畢,各自把獅頭擱右手邊胸前,全班人員默不出聲各靠路邊行過。設若有一方將獅頭抬高,并大敲鑼鼓,那便是向對方挑戰(zhàn); 另外,舞獅班子在路口或在舞獅場地表演時,路過的其他舞獅班子則要休鑼鼓繞道而行,若不息鼓繞道,則又意味著向對方挑戰(zhàn)。所以,各舞獅班子對此都按禮而行。 舞獅是一種民間舞蹈,它有“虎獅”與“獨角麒麟”之分。 從清代開始,捷勝各武館均有舞獅班子,其獨角麒麟獅舞在海陸豐極為聞名。獅班在進行舞獅表演之后,都要配以套拳、棍、刀、尖串、鐵尺、盾等武術表演,它既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又有突出的地方特色,是春節(jié)期間民間藝術活動的重要項目之一。因此,圍觀的人總是很多。 清代以來,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和歡迎!人們“穿新衫褲,食甜粿睇獅”已成為民間一種永久時尚的習俗。 |
客服投訴、違法和不良信息、未成年人保護舉報電話:0660-3277345 舉報郵箱:swsm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