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w4oac"><noscript id="w4oac"></noscript></menu>
    <code id="w4oac"><abbr id="w4oac"></abbr></code>
    <delect id="w4oac"></delect>
  • 汕尾市民網(wǎng)

    標題: 海豐畬族的歷史變遷及現(xiàn)狀 [打印本頁]

    作者: 春臨天下    時間: 2013-4-11 19:20
    標題: 海豐畬族的歷史變遷及現(xiàn)狀
      畬族是嶺南古老的居民,隋唐時代主要分布在粵、贛、閩三省交界的山區(qū),聚居點多為數(shù)十戶組成的自然村落,形成典型的散居與雜居特色。畬民自稱“山達”或“山哈”,意為“山里的客人”,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稱“畬族”,全國約有六十四萬人口。閩浙地區(qū)的畬族一直流傳自己的祖居地在廣東潮州鳳凰山。新中國成立以前,廣東畬族人口一直不斷地流動遷徙,只留下羅浮山的增城、博羅;蓮花山的惠東、海豐;九連山的河源、連平、和平、龍川以及鳳凰山的潮州等較大的畬族聚居區(qū)。其他畬族人口則分別散落在各市、縣鄉(xiāng)村之間,形成了一個“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一

      古海豐縣境,人群以百越族為主。從地方史載及地名痕跡考證,畬族在明代之前已經進入海豐居住且分布較廣。其依據(jù)有三:

      第一,明嘉靖版《海豐縣志田賦》載;“土田:凡土田四等,而徭人畬田不與焉!奔词钦f按朝廷當時特優(yōu)制度之規(guī)定,徭畬等少數(shù)民族不用繳納田賦。

      第二,清乾隆版《海豐縣志雜志》載:“畬民,其在海豐者,皆來自別境,家供畫像,犬首人服,歲時祀之。厥姓有五:盤、藍、雷、鐘、茍,自為婚姻,土人不與通。明初設土官領之!奔词钦f明明朝初期海豐就有的畬族居民遷入,保留著本民族特色,且實行民族自治。結合當時海陸豐沿海多居疍民的情況,故明清時代有“上山為畬,落海為疍”的熟語。

      第三,在海陸豐的區(qū)域內無論是山區(qū),還是平原,今天都遺留下“羅畬”、“南畬”、“萬畬”、“山邊畬”、“葫蘆畬”、“畬仔”、“后畬埔”等等大量地名痕跡,反饋了古代海豐畬民的活動范圍較廣、聚落群體較多。

      明正德之后,畬民大量銳減。嘉靖年間,背山面海的海豐發(fā)生了山賊與倭寇的動亂,時間長達二十余年。按明嘉靖版《海豐縣志戶口》記載:永樂十年(1412年)海豐全境居民有二萬九千零二人,到了嘉靖十一年(1542年)只剩下五千四百零七人。從這個數(shù)字看,當時有大量居民死亡或遷徙,田園荒蕪,滿目瘡痍。在這期間,畬民也深受其害,大部分被迫西遷。到了萬歷初年,漳廈一帶屬“福佬民系”的漢族移民大量遷入海豐,填補居民缺口,遺留的畬民或被漢族同化,或潛居山上。新中國成立后,海陸豐僅剩下唯一支畬民聚落群體,即就是今天海豐縣鵝埠鎮(zhèn)畬族紅羅村,也就是汕尾市范圍內唯一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村莊。

      今天的紅羅村位于鵝埠鎮(zhèn)西北面五里許的羅裙山下,地屬上北村委。羅裙山是蓮花山系西南支脈,為赤石與鵝埠兩鎮(zhèn)的分水嶺,方圓二十余里,由十余座大小不一的山嶺組成,最高峰犁頭嘴海拔611米。因羅裙山整體向西北呈環(huán)狀分布,山民以其環(huán)抱如裙裾而名之。

      紅羅村位處羅裙山谷口,坐東南向西北,背靠羅裙山,面向高聳連綿的水底山,村前有水泥路道向西南方向通往廣汕公路,翻過背面的山路直北可達赤石鎮(zhèn)橫坑村、向東為鯉魚埔秋塘寨、向南為深涌渡圓墩村。村民原來居住在深山老林一個叫“嶂背”的地方,即今三角坑水庫的位置,后來隨著自然條件的改善與世俗的同化,逐步下移,四易其址。以前海豐畬族村沒有正式村名,新中國成立后在行政區(qū)域村名普查時才由當?shù)卣麨椤凹t羅村”,意為“紅色的羅裙山”,從此住在山上的畬民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與漢族同樣已經當家作主了。

      二

      那么,海豐境內當代僅存的紅羅村畬民何時遷入呢?現(xiàn)在沒有翔實的文字記載。據(jù)村中長輩口述,紅羅村原始畬民僅有藍姓,到了1968年的時候,雷、黎兩姓從惠東縣坪頂村和陳湖村遷入,至此全村畬族共有三姓。藍姓原有記述祖宗來龍去脈的古代族譜,民國時期被博羅縣族人借去參照修譜,卻因后來的離亂而下落不明,故一些歷史信息只能口耳相傳。

      一直以來,藍姓祖祠的對聯(lián)為“汝南世澤長,莆郡家聲遠”,按說他們的祖先發(fā)源于河南豫州,后來遷至福建莆田,宋元之間再分支三脈:一脈到紫金河源一帶,一脈到江西興國一帶,一脈進入博羅惠州一帶,F(xiàn)在分布在博羅、惠東、海豐三縣的畬民大約有一千余人,有可能同出一脈。值得一提的是,惠東縣多祝鎮(zhèn)陳湖村畬民的族譜有“曾經在海豐居住”的記載,這似乎與明隆慶年間惠州一帶藍一清領導畬民起義的動蕩歷史有關。且海豐藍姓畬民也說他們的祖宗入海豐之前,曾經在水底山下歸善縣的太禾村(今屬惠東縣界)落居,到了明末清初才遷移到海豐鵝埠北部山區(qū)。其后,海豐畬村又歷經四次搬遷,但遷移半徑不及十里,均沒有離開羅裙山的環(huán)抱。

      第一次遷徙:約于明崇禎年間開始到達海豐羅裙山東南部黎頭嘴下方一個叫“嶂背”的峽谷開基。嶂背是一條東西走向的狹長的峽谷,山高林密,水源充沛,谷中有幾處平坦的坡地適于避亂生息,這里成為他們在海豐最早的居住地。后來由于連年戰(zhàn)亂,盜匪四起,畬民人口夠少,屢被洗劫,生存條件比較艱苦。

      第二次遷徙:約于清乾隆年間嶂背的自然空間局促,不適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畬民翻過山脊再向西北方向移動,選擇一處易守難攻的半山腰(即今藍氏祖祠周圍)的山坡重建家園,后人稱“老鄉(xiāng)”。從他們留下的殘屋梯田、磨光的山石臺階、道光元年建造的“獅子闖火圈”(風水名地)的藍氏祖墓,以及祠堂擇址符合古代風水要求等跡象分析,此時畬族山民與周邊村民往來密切,受漢族文化影響較深。至清初民末,社會動蕩不堪,界乎歸善與海豐之間的鵝埠危害更甚,畬民有的逃荒遷徙,有的饑饉病疫,且一度往惠東居住又回遷,如此波折,直至解放前夕全村僅剩8戶29人。

      第三次遷徙:新中國成立后,海豐畬族始有紅羅村的名字。1958年,畬族村再從“老鄉(xiāng)”下遷五百多米,居住環(huán)境大為改觀,建起第一間49平方米的畬族校舍,培養(yǎng)了第一個畬族師范生藍永青。1975年政府撥款在畬村辦起了一間一至五年級的完全小學,就讀該校的學生藍林生、藍賢鑫、藍偉雄等三兄弟日后考上師范學校成為人民教師。1995年,村外建起了一棟3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從這里走出了藍偉東、藍曉瑜等幾名大學生。今故村房屋大多保留下來,石板路面完整。

      第四次遷徙:2001年,在省市縣三級領導多次的關心支持下,畬族村民徹底走出了大山,全部下移到羅裙山谷口建起紅羅新村,毗鄰上徑、南坑尾等漢族村莊,人口增長至30戶216人。從此,畬族村民全部住上了統(tǒng)一規(guī)劃,整齊別致的小樓房,步入了和諧宜居新境界。

      三

      近些年來,紅羅村仍然保留著祭祖、婚娶、大年初一“同吃一鍋飯”的習俗,但緊跟社會變革提速以及畬族與當?shù)乜图胰送ɑ轭l繁的外來影響,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態(tài)逐漸淡化,其他風俗習慣與客家人也變得相仿
    。今天,他們原祀的始祖圖騰和民族服飾已經收藏起來,藍姓祖祠今以竹藤編片寓“籃”代替祖宗牌位。有如“招兵節(jié)”、“雞公王節(jié)”等畬族節(jié)日正在遠去,唯有“師公廟”的神衹留存下來。

      隨著商品經濟進一步地沖擊,畬民基本上放棄了狩獵,僅少數(shù)山民仍上山砍柴作為燃料。昔日刀耕火種呈階梯壘筑的畬田,已經種植了柑桔、香蕉、柚木等熱帶果樹。寬慰的是山嶺上仍然植被豐富,水源充足,分布著眾多的豬膽頭、苦刺心、莨苕、春麻葉、板蘭根、油柑、山菊、山姜、五指毛桃等植物,坑溝中還保存著桫欏、沉香、銀杉等稀有動植物資源,保留著古老的原始生態(tài)和以前的生活遺址。

      畬族沒有本族文字,但有本族語言。紅羅村的畬族操持一種屬于苗瑤語支的語言,與增城、博羅、惠東一帶的畬語接近。由于其他三縣的畬族人在與外界的通婚及交往過程中已經基本放棄使用畬語,改用與畬族歷史淵源較深又接近畬語的客家方言,唯海豐縣紅羅村的畬語仍有大部分人使用原來的畬語,甚至嫁入的漢族媳婦經一年半載的學習也可以用村上的畬語交流。由于這種代表畬族文化精辟的語言較為獨特、且在世界上使用人口少,因而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被他們視為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0年至2003年間,師從北京大學中文系王福堂教授的日本學者中西裕樹博士在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的資助下,到鵝埠紅羅村進行瀕危語言的緊急調查活動,編寫了《畬語海豐方言基本詞匯集》一書在國際學術界發(fā)表,引人矚目。

      2011年10月,紅羅新村村委會掛牌成立,為廣東省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袖珍級”行政村。(來源:汕尾日報  陳寶榮)




    作者: 爽爽    時間: 2013-4-11 20:49
    大分散、小聚居
    作者: 純凈    時間: 2013-4-11 21:08
    這些還不知道啦,謝謝分享。
    作者: 河柳子    時間: 2013-4-12 20:51
    三月三,汕尾紅羅畬族文化節(jié),據(jù)說汕尾市青年攝影家協(xié)會眾多會員的參加,給紅羅畬族文化節(jié)增添了很多熱鬧。
    作者: 陳寶榮    時間: 2013-4-13 15:41
    河柳子 發(fā)表于 2013-4-12 20:51
    三月三,汕尾紅羅畬族文化節(jié),據(jù)說汕尾市青年攝影家協(xié)會眾多會員的參加,給紅羅畬族文化節(jié)增添了很多熱鬧。

    河兄:盼你,沒有見到你去呀!
    作者: 河柳子    時間: 2013-4-13 23:09
    陳寶榮 發(fā)表于 2013-4-13 15:41
    河兄:盼你,沒有見到你去呀!

    一無假可請,二坐車不便,很想去無法去,遺憾,請諒。:handshake




    歡迎光臨 汕尾市民網(wǎng) (http://www.xproject.cn/)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中文欧美日韩久久,免费婬色男女乱婬视频国产,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14,麻豆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99九九这里只有精品2
  • <menu id="w4oac"><noscript id="w4oac"></noscript></menu>
    <code id="w4oac"><abbr id="w4oac"></abbr></code>
    <delect id="w4oac"></delect>